关于茅盾的散文<<雾>>的品析

来源:百度知道 编辑:UC知道 时间:2024/05/28 20:25:21
希望从结构特色'优美语言分析'写作原因'风格特色'思想内容'等方面来分析.(谢谢!)

茅盾的《雾》写于1929年,是茅盾在大革命失败后,于1928年7月悄然来到日本之后写的。茅盾当时在国内已是出了名的人,中山舰事件时他在广州,蒋介石叛变革命时他在武汉,是被反动派早已注意的目标。茅盾悄然来到日本东京,立即就有日本特务盯住了他;第二年茅盾到京都旅居,一路上都有便衣特务陪同,住在京都亦是如此。
茅盾写这首散文诗时是12月时分,正是日本多雾也是多风多雨的季节。所居的环境,如诗中所写:屋子后面有个窗,可以看得见远处的山峰,也不是什么高山,但并排有五六个。但作者写作的目的并不在写实景,而是通过写景来表达自己十分隐蔽的思想感情。作者自己曾说:“这篇散文用象征手法,表示我对时局的看法和我当时的情绪。”(见《新文学史料》1981年第2期,茅盾文章《亡命生活——回忆录之十一》)
“雾”作为景语,也作为意象,贯串全诗:“雾遮没了正对着后窗的一带山峰”,“晨雾把什么都遮没了,就是稍远的电线杆也躲得毫无影踪”,“渐渐地太阳光从浓雾中钻出来了。那也是可怜的太阳呢!光是那样的淡弱,随后它也躲开,让白茫茫的浓雾吞噬了一切,包围了大地。”在这几个对“雾”的描写语句中,“遮没”、“什么都遮没了”、“吞噬”、“包围”等意象显得特别突出,好像有一股十分强大的力量,要遮没一切,包围一切,吞噬一切,所以“我诅咒这抹煞一切的雾!”作者把强烈的主观感情与具有象征意义的景象融合在一起,表达了隐蔽在景物描写背后的主题,作者用“雾”来象征当时的险恶时局是非常贴切的。大革命失败后,全国都笼罩在白色恐怖中,到1929年12月,这种白色恐怖并没有减弱,只是方式有所改变,狂风暴雨般的大屠杀有所收敛,转而用封锁、孤立、收买、软化、窒息等方法来消磨一些革命者的意志,或者造出种种假象,使观望中的人更加迷惘惶惑。作者说:“我自然也讨厌寒风和冰雪。但和雾比较起来,我是宁愿后者呵!寒风和冰雪的天气能够杀人,但也刺激人们活动起来奋斗。雾,雾呀!只使你苦闷,使你颓唐阑珊,像陷在烂泥淖中,满心想挣扎,可是无从着力呢!”它道出了作者当时的苦闷心境:到前线,到血与火的战斗中去拼杀,总比在这种不死不活的沉闷雾气中被包围被吞噬要痛快得多。现在是“满心想挣扎,可是无从着力呢!”
最后两小段是这一层意思的深化,雾变成了牛毛雨,像帘子似的老是挂在窗前,它依然遮抹一切,只是不是雾样的罢